Hihat 音色控制的 4 個秘訣
這一集我們要來聊聊 Hihat 的音色控制,Hihat 這個樂器其實在整個鼓組裡面,算是最特別的部分,怎麼說呢?其實鼓就是打擊樂,打擊樂的特色是什麼呢?就是他很能呈現音符長度的概念。它不像弦樂器,你只要拉的動作就會有聲音,所以他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,他們要很在意這個自己的音符長度,因為他要決定他的音符的長度要到哪裡,然後起弓聲音才不會持續。
但打鼓的話,它的音符長度其實是很概念性的,其實你沒辦法呈現音符長度,因為打擊樂就是你打下去,它聲音就在那邊,其實沒有音符長度的概念,那我們所演奏的樂器沒辦法呈現音符長度,不代表音樂本身沒有音符長度的概念,這點非常非常重要,因為厲害的音樂人總是可以藉由調整演奏方式,來呈現出這些音符長度。
我們回到今天這個主題就是 Hihat上面,Hihat 有什麼特別呢?因為他是這個鼓組裡面少數能夠呈現音符長度的樂器。因為它可以藉由我們繳的這個開合,然後搭配手的控制來呈現出這個音符的長度。為了能夠呈現音符長度的變化,那它的音色的控制就非常非常重要了,所以我們今天就是要來聊聊這個的音色控制。
Hihat 音色控制的秘訣一:Hihat 開闔的距離
首先我們就來聊聊 Hihat 的開闔的距離,我知道很多鼓手啊,他們在演奏的時候很習慣讓 Hihat 只開一點點,那像我的習慣,我是會開到大概這個兩指高的距離。
大概就是可以差不多讓兩隻手指頭塞進去,其實我一開始對 Hihat在開闔的距離的大小沒有太大的概念,但大概在十幾年前的時候,應該是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,我去找了黃瑞豐老師,他是華人圈非常非常知名的前輩,如果沒記錯的話,我應該是跟他上過三堂課吧。這三堂課中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 Hihat,他 Hihat 開得超級高,那時候我就問老師說,為什麼 Hihat 要開那麼高,為什麼不開小一點比較好控制,然後他示範給我看,我因此就發覺這關鍵不在於這開闔的大小,而是只要你的左腳的控制能力夠好,其實根本不會有影響你的 Hihat 的音色,但可以因為你這開闔距離變大了,你能夠呈現這個表情反而變得更豐富了。
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,我的 Hihat 大概都是開兩指寬對,就是因為黃瑞豐老師,那所以像一般鼓手,他們 Hihat 只開一點點,那再開這一點點代表的是什麼呢?就是 Hihat 的音色,對他們來說就只有開跟關兩種音色,但是假如我讓這個的開闔距離大一點到兩指寬的話,你演奏上其實你可以做出很多不一樣的音色。不只用鼓棒打擊,現在你還多了這個選項,可以直接用左腳來演奏 Hihat。這種演奏方式其實還蠻常用在爵士樂裡面的,
Hihat 音色控制的秘訣二:Hihat 下層的角度
接著是一個大家比較少注意到的細節,就是在這個 Hihat 的下面。其實是可以調整下面 Hihat 的角度的,我知道有一些最初階的 Hihat 架沒辦法調整,那通常只要不要太便宜的 Hihat 架,下面應該都是可以調整,雖然很少人會去調整它好,那調整這個到底有什麼用呢?我們先來講,大家調整的其實就是下面這個的角度嘛,那我們先來說看,如果是歪斜的話,它聽起來是怎樣?我盡量把它調到最歪的地方。所以你們看我腳踩的話,它聽起來像這樣。
所以你們會發覺,因為他最歪,所以它打開的時候,他其實上下都一直碰到,所以就會一直創造出這個撞擊的聲音,那相對如果是平的話,一打開的時候,他們兩邊就不會接觸到,所以你就可以創造出這種比較純粹的撞擊聲音。那這個在鼓棒演奏上會有什麼差別呢?差別在於,像我們有時候在做這些流行音樂的時候到副歌嗎?我們有時候會開比較大一點,然後比較澎派嘛,那這個時候如果你的角度是平的話,他其實開到大一點的時候,其實的聲音會聽起來有點怪,因為他上下會有點沒辦法碰在一起,聽起來有點像是你在打一個小號的 Crash。總之,我打一次大家就知道。
其實也沒有對錯,就看你的喜好,但是如果我們把 Hihat 調歪一點,讓他就算開的比較大的時候,依然還是可以摩擦的話,那其實我們可以表現的這個張力就更多了。你試試看。那當然要能夠演奏出這麼多不同的音色的話,那就會非常要求這個左腳的技巧了,就是開闔的技巧,你要能夠做出這個不同程度的開合大小,那就比較難一點了。
Hihat 音色控制的秘訣三:Hihat 上層的鬆緊度
那接下來還有一個地方會可以調整,就是 Hihat 上面的鬆緊度,如果你這個使用正確的話,其實它下面應該是鎖死的嘛,所以不會掉下來,那反而你上面就有空間可以調整它的鬆緊度,那其實它調整鬆緊度會有什麼影響呢?
你調得越緊,他越不會晃動你調的越鬆。他就有空間可以做這個晃動嘛。那我們來研究一下他這個到底會怎麼樣影響音色,所以你調整比較鬆的話,那基本上它上面的這個搖擺程度就比較高了嘛。所以像我們剛剛在做這些,比較磅礡的副歌演奏形式的時候,他就有更多的機會去跟下面這個去做這個碰撞,所以聲音會更綿密一點,那他也可以延續這個綿密感,畢竟上面鬆了嘛,所以它也可以就是更多的碰撞,大家都可以玩出這個細膩的磅礡感的音色。
開小小一點點,但就可以創造出這個有點開闔的效果,所以除了這個開合的音色之外,大家會發現因為上面的這個已經比較鬆了,所以你現在甚至可以做出你在閉起來的時候音色的變化,這很抽象,對不對?
沒關係,我來示範一次給大家聽,如果我們踩得很緊。聽起來像這樣,但因為上面比較鬆,所以這個閉合的程度也會影響音色。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音色變化,其實都可以幫助我們呼吸的呈現,特別是你在做一些比較複雜的 16 分音符,Hihat 演奏聽起來特別明顯。
Hihat 音色控制的秘訣四:鼓棒的擊打部位
最後我們再來講到鼓棒,怎麼去影響這個 Hihat 的音色,如果我們把鼓棒分成棒頭跟棒身,其實你在用棒頭去演奏這個 Hihat 的時候,他聲音會比較像是顆粒的感覺,那你用棒身的話,會比較是一片的感覺,所以我在演奏的時候常常會運用這個棒頭跟傍身的比例的不同,配合左腳的開闔的程度,來創造出這個不同音符長度的感覺。
其實對我來說,Hihat 是在鼓組裡面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存在,甚至是一個靈魂般的存在,所以如果你們懂得如何去駕馭 Hihat的音色,其實可以大大的加深你們演奏的深度。